4月23日,观察君获悉,中小学课外辅导O2O教育机构“疯狂老师”宣布,将于2019年4月30日停止运营。
疯狂老师APP页面显示“再见”字样,并写道:“曾经的疯狂已经谢幕,感谢过往一路的相伴。” “虽有万千不舍,却终有一别,祝福一切顺利。”
同时,该机构还提示用户及时处理账户余额,完成提现,如逾期未处理,用户须致电0592-2070749并携带相关证件进行线下处理。
了解疯狂老师
疯狂老师成立于2014年,隶属于上海享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是一家面向K12阶段家教提供服务的机构,主要用O2O的方式让老师与家长通过APP直接对接,由老师提供上门教学。2016年6月,疯狂老师曾获得1.2亿元C轮融资。
媒体公开资料显示:
2014年10月,完成数百万天使轮融资。
2014年12月27日,疯狂老师APP的iOS和安卓版上线。
2015年1月,数千万人民币Pre-A融资。
2015年4月,完成250万美元A轮融资,投资方是牛文文,姚欣,吴宵光等。
2015年6月,宣布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,投资方为腾讯。
2015年7月,完成2400万美元B+轮融资,投资方为鲲翎资本,分享投资,元生资本。
2016年6月,完成C轮1.2亿元融资,由景林资本领投,腾讯等跟投。
2017年传言“被倒闭”。
教育O2O催生的平台潮
校外培训市场在2014年曾经经历过一个短暂的教育O2O热潮,催生了一批要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的教育类平台,疯狂老师就是其中一员,此外还有跟谁学,轻轻家教,乐课力,顺顺留学等。
这些O2O平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要颠覆现有模式,解放老师,让老师获得高收入。一时间,各种细分赛道的颠覆者频出,以疯狂老师一年四五轮的融资速度为代表,让新东方好未来这些教育巨头们也神经紧张起来。
面对当时跟谁学的风光无限,新东方一度被贴上远离互联网的标签,俞敏洪面对这个问题也曾迷茫,但并没有惊慌,他在后来的内部分享中说:“这个做法能不能行得通?要知道,过去一年多来,大概已经有几十家说要颠覆新东方的互联网企业,自己把自己颠覆掉了。”
相比俞敏洪,张邦鑫就没那么淡定了,面对乐课力的冲击,神经立马紧张起来,一方面和乐课力打官司,一方面开始投资类似O2O平台,轻轻家教和顺顺留学就是那时候入手。目前轻轻家教状态尚可,但顺顺早已不是当初的顺顺了,被外界称作张邦鑫投资史上的最大滑铁卢。
事实上,这些平台都违背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常识,平台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,获客渠道有限,如何持续运营?这些平台随后也都调整了和老师的分成策略,但依然不能解决高价获客的现状,虽有规模,但盈利依然渺茫,可以说疯狂老师的停止运营并非偶然。
疯狂老师的“疯狂”
疯狂老师的疯狂不仅仅表现在其一年五轮的融资节奏比较疯狂之外,在运营模式上也不保守。
疯狂老师成立之初,本质是要改变老师和机构的关系,并且以“好老师”为主要出发点,以为有了好老师,就会吸引来更多学生,有了更多学生,就会吸引更多老师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
为了吸引好老师入驻,平台开始补贴模式。2015年,5月份疯狂老师的课耗为500万,开始补贴后,7月,疯狂老师的课耗达到5000万,并于次月达到最高点1.07亿,随着公司的补贴支出的增多,疯狂老师开始降低补贴额度,9月,疯狂老师课耗为1.02亿。10月,疯狂老师正式取消补贴,当月,平台课耗降至7400万,并且在次月继续下降至5400万。
但对于教学环节的品控不到位,并没有起到好老师吸引好学生的效果。
底薪+高提成。平台最初薪资模式是老师自主招生的课酬100%付给老师,平台招生课酬90%付给老师,并且有底薪,一线城市底薪合作制老师,只要达到3星以上级别底薪都是6000元;二线城市的底薪合作制老师,只要达到3星以上级别,其底薪/竞业限制补贴也达到5000元。后来因为烧钱速度太快,对薪资比例进行调整后,所有招生渠道的课酬全部归老师所有,同时取消有底薪合作制薪资制度,各地不得再签有底薪合作制老师。几乎当时所有的平台都是以这种高提成模式骗老师上船,然后再调整分成结构。
由于利益诱惑较大,吸引了很多薅羊毛的老师入驻,但疯狂老师并未开放老师入驻,而是通过审核上线的方式,对于老师的知识功底、教学技能以及精神面貌、价值观等进行考察,审核通过后,方能成为正式入驻老师。尽管如此,也有不少老师入驻。
疯狂老师当时的一个思路是:围绕好老师单点切入,并将此做到极致,任何与此相冲突的事情都不做。这样固然能解决老师供给端的问题,那么谁来保障老师的授课质量呢?没有品控,哪来口碑?
无论严格筛选老师也好,平台补贴也罢,都是把老师当成客户,最终导致平台上老师比学生多。模式本身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,故事讲的再好,家长也不会买单。
倒闭风波
事实上,教育O2O的风口仅仅持续了一年多就被在线教育,双师模式给压下去了。颠覆性平台本身没有盈利点,给平台老师补贴的模式又不可持续,故事很快就讲不下去了。
很快,疯狂老师团队开始发现,整件事情似乎只是在帮别人做嫁衣,虽然有不错的用户数、入驻老师数和GMV,但是自身的变现还是遇到了问题。
2016年教育O2O被打入冷宫,“老师来了”关停,跟谁学裁员,多家O2O公司彻底转型。创始人张浩意识到融资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,而公司账上的钱逐渐变少,公司游走在生死存亡的边缘。于是,他跟团队说,“从现在开始,我出去融资,你们不要问我在干什么,我就是在融资,等融到资我再回来。”
到2017年的时候,有媒体爆料“疯狂老师运营团队已于16年9月解散,公众号也于去年9月份停止更新,公司现金流断裂,目前只是名存实亡。”
而彼时,疯狂老师的重心业务已经转移到了叮当课堂和超级名师孵化器。叮当课堂分为两条线,一条线仍然做线上大班课,另一条线探索双师课堂。对于资金链断裂传言,张浩回应:“疯狂老师现有账面资金约1个亿…叮当课堂和孵化器今年至少会有1个亿的纯收入…即便没有营收,疯狂老师也还能生存2年。”“全中国在线教育死光了,我们也会活着。”
没想到,一语成谶。两年后,2019年4月23日,疯狂老师对外宣布将于2019年4月30日停止运营。
最有节操的“倒闭”
虽然近两年教培机构倒闭事件频发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前几天还在收费上课,一夜之间,人间蒸发,店面关门,创始人跑路,欠薪停课,拖欠学费几乎是标配。而此次疯狂老师停止运营,竟然提前一周发布退费公告,被从业者称作最有节操的“倒闭”,也许这就是一个教育创业者的底线。
其实,教育O2O类产品陆续关门转型开始,教育O2O就走下了风口,如今疯狂老师的关闭,也算是给教育O2O正式谢幕,只是回忆往昔融资盛况,留下无数唏嘘。
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